续写春天的故事湖北襄阳:牛肉面煮出大产业
发表时间:2024-05-28 22:45:57 来源:开云真人
发表时间:2024-05-28 22:45:57 来源:开云真人
“等回到地球,最想吃的还是襄阳牛杂面!”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在太空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句话,让襄阳牛肉面和牛杂面火出了圈。小小的一碗牛杂面里,不仅盛着英雄浓浓的思乡情,还培育出一个大产业,收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老板,二两牛肉面!”每天晨曦微露时,襄阳人的一天,从一碗牛肉面开始。半篓碱面半篓豆芽,在沸水中翻烫几次,盛入碗中浇上牛骨高汤,舀一勺牛肉、牛杂……在湖北襄阳市汉江一桥樊城桥头西侧的友谊街,空气中弥漫着牛油的香味。
3月30日清晨6点,赛家喜娃面馆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直到上午10点,人才稍微少些。旁边的邓家牛腩、龚老三牛肉面庄同样人头攒动。
通过“打造品牌,提升质量,丰富产品”,襄阳市专注牛肉面品牌建设,多措并举为襄阳牛肉面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
古城襄阳是3000里汉江的码头要地,素有“七省通衢”“南船北马”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南北美食在这里交汇,仅是早餐,便可罗列出像胡辣汤、清汤、红糖饼、猪油饼、酸浆面等几十个特色种类。在众多早餐品类中,襄阳牛肉面一直是襄阳人的最爱。
襄阳牛肉面产业协会会长李伟介绍,襄阳牛肉面走红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襄阳汉江大桥北桥头居民擅长以牛肉、牛杂为臊子做面食,逐渐将牛肉面做成了地方特色美食。进入21世纪以来,襄阳牛肉面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支起两口大锅,一口熬汤、一口烧水,家门口立起四根竹竿,撑起一张塑料棚,就可开门营业。资金投入少、技术门槛低,很多老百姓通过开面馆脱贫致富。
赛家喜娃面馆已历经三代人,现在的老板是33岁的双胞胎兄弟。哥哥赛晶健说:“赛家从奶奶辈就在开面馆,当时尝试着将牛杂下进碱面中,没想到大受欢迎。之后,又出现了豆腐面、海带面、牛筋面等襄阳牛肉面系列新产品。”
襄阳牛肉面的精髓在牛油,用牛骨头熬汤,十几味中药和调料融合植物油熬制佐料,再配上麻辣油,味道独特、营养丰富。直到现在,赛家仍保持着凌晨4点起床熬牛油的传统。
“我们一年营业360天,根据收银系统后台统计,有顾客在店里吃了357天。”赛晶健说,一碗面传承了三代,拥有大批忠实的消费者。
据不完全统计,襄阳市以“襄阳牛肉面”或“××面馆”等为招牌的早餐面店现有6500家,襄阳市外带有“襄阳”或“襄樊”元素的面馆合计1100余家,总计数量达7600余家。除襄阳本地外,这些面馆主要分布在武汉、上海、南京、广州、重庆、郑州、深圳等地。
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多大?襄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余涛算了一笔账:全国7600余家襄阳牛肉面馆中,务工人员3万多人,劳务纯收入总额达26亿元。襄阳牛肉面带动全市上游面条加工、牛肉(牛杂)、汤料包和佐料等食材配送,下游黄酒豆浆统一配送、即食牛肉面加工销售等企业56家,年经营性收入约1.8亿元。2020年襄阳牛肉面全产业产值达46亿元,市内襄阳牛肉面营业额达23.7亿元,占全市餐饮营业总额的11.8%。
“常年招收学员”,赛家喜娃面馆的墙壁上,贴着一张海报。事实上,与赛家喜娃面馆仅两个门面之隔的龚老三牛肉面庄的老板正是赛家学员之一。赛晶健说,在他家学了技术再开店的,在襄阳本地就有六七家。
樊城区定中街一家名为襄小滋牛肉牛杂面馆里,十多名来自河南、安徽、江西、山东的学员正在学习襄阳牛肉面制作技术。店长张虎介绍,该店面不仅经营牛肉(牛杂)面,还负责培训厨师。近5年来,每年都有上千名外地学员前来学习,特别是航天英雄聂海胜在太空喊话想吃家乡牛杂面后,前来学习的外地人更多了。
近年来,襄阳一些厨师学校等培训机构也将牛肉面技能培训作为特色项目,而政府主导的培训更是火爆。譬如襄阳技师学院精艺楼,已经举办了18期牛肉面技能培训班,培训学员近3000名。
遍地开花的实体面馆传播着襄阳的老味道,方便快捷的速食盒装面,则让这款地方美食走得更远。在做盒装面上,湖北襄贸餐饮有限公司推出的“襄故里”走在了前面。
机器控温熬油、精准投料,一分钟可出40多包调料粉,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半,一天可生产4000多份成品,先进的自动化器械替代了不少人工。公司创始人赵威介绍,品质稳定的核心,在于生产标准化,这也是襄阳盒装牛肉面发展的关键要素。
2016年7月产品正式面市,2017年初“襄故里”品牌诞生。本地碱面配上调料包,煮几分钟就能吃到地道襄阳牛肉面,在外地打工的襄阳老乡成了购买主力。此后,“襄故里”产品还覆盖了牛杂面、海带面、豆腐面等常见口味。
如今,公司不仅有稳定的生产队伍,还有七八十人的网络在线营销团队,两三天就能卖出四五千份盒装面。市场价15.8元一盒的襄阳盒装牛肉面,卖出了1200万元的年产值。
2020年7月,“襄阳牛肉面”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核定使用于“餐厅、餐馆、快餐馆”等场所和“面条、方便面、挂面”等商品。
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襄阳牛肉面品牌标识纷杂、品质衡量准则不一,没有完善的管理标准和统一的经营模式,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没办法形成品牌规模效应,名气远不如柳州螺蛳粉、兰州拉面。
为加快推进襄阳牛肉面产业走出去,襄阳市制定了《牛肉面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牛肉面要走出去,标准化是关键。必须统一标识、统一流程、统一品牌,形成区域公共品牌效应。”樊城区区长王鹏飞和记者说,“我们正借鉴柳州螺蛳粉模式,引进主体建立中央厨房。”
“对饮食行业来说,原材料供应是关键,我们将提升原材料供应水平,加快原材料示范基地和中央厨房建设。”余涛表示,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原材料种养和加工的技术上的支持,统筹推进襄阳牛肉面原材料安全。力争到2025年,以襄州、枣阳、老河口为主的鄂北岗地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比例稳定在90%以上,肉牛养殖基地年出栏30万头;大力推进小麦、肉牛、油料、辣椒、花椒、大蒜、豆腐等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支持各类主体建设襄阳牛肉面产业中央厨房项目,原材料实行统一采购、加工、配送,提高襄阳牛肉面规范化经营水平。
同时,实施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培育工程,支持襄阳牛肉面产业链企业通过直营、加盟、分销等形式建设产业网络,扩大企业规模。“对首批在外地开展襄阳牛肉面旗舰店标准化连锁经营且有效运行一年后经市牛肉面办实地验收合格的,市财政将通过市工商联及外埠商会分别给予适当奖励。”余涛说。
“聂海胜在空间站说,回到地球最想吃襄阳牛杂面,这是对襄阳农产品品牌最好的宣传。我们要力争到2025年,襄阳牛肉面外出开店总数达到2万家,产业链上下游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00家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襄阳市委书记马旭明表示,要以襄阳牛肉面等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加快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从“卖资源”向“卖产品、卖品牌、卖技术、卖文化”转变,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柳 洁 董庆森)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Copyright © 2022 开云真人官方网站app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2769号-1